最近我和朋友去了南边相对小众的海边小镇旅行,海水真蓝啊,花草真鲜艳啊,蚊子也是真的多啊……在民宿住一晚,也免费听了一晚蚊子带来的「倾情演唱」。
哪怕距离二三十米,蚊子的味觉传感器也能探测到我们呼气释放的二氧化碳,再靠近一点,它的嗅觉传感器就能闻到我们皮肤散发的气味,进一步定位「食物」,最后,蚊子们靠体温找到一个幸运鹅并落在ta身上,准备美餐一顿。
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新陈代谢活跃、体温更高或呼出的二氧化碳更多,变成了蚊子眼里的「香饽饽」。如果你天生比较大只/偏胖,或者刚运动完,那就很容易被蚊子缠上。
还有不少研究发现,孕妇也比较容易招蚊子,一是因为怀孕期间体温升高,二是因为孕妇会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可能会比怀孕前至少多个20%。
前面说到蚊子会靠气味定位人类,吃是都能吃啦,但要是有更好闻的「食物」,谁不喜欢啊?所以有一部分「招蚊体质」的人,身上的气味很「迷蚊」。
有些气味来自人类皮肤、汗液中的化合物,比如氨和乳酸,尤其是乳酸,它所属的羧酸类化合物都是蚊子的心头好,之前就有研究发现,那些最招蚊子的人皮肤表面含有更高浓度的羧酸类物质。
4种招蚊物质包括沐浴露中常见的合成芳香醛铃兰醛,花朵挥发物中的α-异甲基紫罗兰酮,热带水果气味中的庚酸烯丙酯,和一种常用香味成分4-叔丁基环己基乙酸酯。
之后我们在购买个护用品的时候也可以着重关注一下这几类招蚊成分,尽量避免使用这几类香味添加剂过多的产品。
因为蚊子是在水中产卵的,所以咱们可以重点关注水多的地方,比如定期清理家里的下水口、鱼缸、水生植物盆等,以及让家中保持干燥、通风。
它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可以扰乱多种害虫的神经,使它们麻痹而亡,较低浓度就能起效,而且正常使用的话,理论上对健康不会造成影响,但不推荐孕妇和婴幼儿使用,对猫也有毒。
防护型的成分就可多啦,它们起效主要靠掩盖体味来避免蚊子找到你,在一些驱蚊喷雾里比较常见。
目前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注册认证了7种可用在皮肤上的驱蚊成分,其中较被推荐使用的是这4种:
当然,以上这些都属于化学驱蚊法,虽然比较方便,但对孕妇或小宝宝来说,还是物理灭蚊驱蚊更为妥当,比如穿长衣长裤、用蚊帐隔绝蚊子,或者用电蚊拍杀杀杀。
现在市面上的驱蚊灭蚊产品真是花里胡哨的,但不管花样再怎么变,具体还是得看核心成分是不是安全有效,认准这点,就可以揪出很多「驱蚊智商税」了。
比如一些驱蚊贴/手环/扣,靠的是混合植物精油,扩散范围比较小,距离较远的身体部位很难覆盖到,用处约等于无。
又比如紫外线灭蚊灯,说能靠UVA吸引好几米内的蚊子并把它们杀掉,但是能被紫外线吸引的蚊子,跟日常会吸血的蚊子就不是同一种。
还有更离谱的驱蚊app,据说能发出来驱蚊,拜托,这真的有点为难手机了,不仅没用还只会让手机电掉得更快。如果你靠这个驱蚊,那蚊子们真是乌龟办走读——憋不住笑了。
蚊子吸血时会分泌唾液,免疫系统察觉到了这些外来物质并释放组胺,激活瘙痒相关的神经并让毛细血管扩张,让皮肤发红发痒,至于是起个小红点儿还是鼓个大包,得看每个人本身的免疫反应程度。
这时,不管是抓挠、抹口水还是在皮肤上掐十字(甚至掐成「米」「粲」等)都不顶用,应该及时冷敷或涂抹炉甘石洗剂等外用止痒剂。
其实,除了关注皮肤情况之外,也得多多观察被蚊虫叮咬后,自己有没有出现不适,毕竟蚊子也能传播不少疾病,比如疟疾、登革热、寨卡热等(但不传播性病)。
这些病都会让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疼痛、呕吐等不适,最严重的甚至会致命。所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一定一定要及时就医!